不幸的原生家庭, 都是七八不离十
现实中好多父母,问题解决不了,脾气倒是一大堆。
原生家庭幸不幸福,父母会不会解决问题太关键了。
对孩子来说,父母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。
父母脾气暴躁,孩子大概率自卑又敏感;父母软弱,孩子也容易变得畏畏缩缩。
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,就算长大独立了,有些时候还是会突然冒出来。
有些人工作、经济都独立了,可还是会莫名恐慌,别人一犯错就容易暴躁。
家长不擅长解决问题,还爱把情绪撒孩子身上,矛盾没解决,家庭关系更僵了。
很多父母把“发泄”当情绪出口,哪怕伤孩子也不管,真让人无奈。
有些原生家庭,过于情绪化
好多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精神枷锁重得要命。
等长大成人了,得花老长时间才能治愈自己,让内心松弛下来。
被原生家庭深深困扰的孩子,常常走向两个极端。
要么特别早熟独立,硬是从痛苦里汲取力量,一路披荆斩棘;要么早早“枯萎”,在父母的打压下,变得脆弱又敏感,很难融入社会。
这其实就是代际创伤,上一辈没处理好的问题,转到了下一代身上,让孩子背负着太多压抑的情绪。
如此情绪会不断消耗孩子的精力,别人都在往前冲,他们却得回头处理原生家庭的破事儿。
说到底,他们缺的不是自我,而是理想的父母。
所以,原生家庭不好的人,通常不爱回家,也不咋跟父母联系。
这听起来好像有点绝情,但真相是他们从小被否定、被打压,内心早就千疮百孔,得先自我疗愈。
原生家庭的伤,要用一生去和解。
脱离原生家庭,坚强起来
说到底,原生家庭这道坎,最终只能靠自己跨过去。
你要跟这个世界多过招,去拿到原生家庭给不了的认知和资源,让自己强大起来,这才是一个独立的人该走的路。
别总想着跟别人暴露自己的脆弱,对象、配偶、挚友,没人能真正治好你内心的伤。
情绪调节、解决问题,都得靠自己慢慢修炼。要是总指望别人,基本没戏,越想从外界要温暖和关心,失望就越多。
那些被爱养大的孩子,内心富足,干啥都有底气,幸运得很,情感、经济都有退路。
可要是你没这好运,就得自己当靠山。
有条件就往外闯,看看外面的世界,多认识些人,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、金钱观,别让身边人影响你的情绪,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有人20多岁就开始重建人生,抓住机会,日子越过越稳。
但也有人没意识到能摆脱原生家庭,一直陷在旧环境里,重复父母的认知,一辈子都翻不了身。
如果你没有家庭托举,那只能靠自己。
主动重塑自我
别老揪着原生家庭的创伤不放,就跟自己过不去似的,等于二次伤害。
成年前,我们的世界好像就只有原生家庭,听到的、看到的、学的知识,大多来自父母和身边人。
步入社会,我们有机会拓宽信息渠道,把目光从原生家庭移开,看看更广阔的世界,这就是重塑自己的好机会。
困在过去没好处,只会和父母形成过度共生关系,互相折磨。
要是你总在原生家庭受伤,及时切割很有必要,不是断绝联系,而是制止原生家庭过度的索求和伤害,重新养自己一遍。
还有一点,打压式教育,这根本不是爱,是懒惰和无力,解决不了问题就发脾气,让孩子屈服。
要是你也这么长大的,成年后就得自我弥补,在和父母相处中拿回主动权。
不被他们的情绪和道德绑架,清楚自己的喜好、能力和目标,提升笃定感,主动改善和父母的关系,治愈缺爱的自己。